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衝突交錯的今天,美中貿易關稅戰對許多餐飲業者產生了不小的衝擊。進口設備成本上升、食材供應週期拉長、經營壓力加劇,這些都讓餐飲產業面臨轉型與重整的關鍵時刻。而商用廚房規劃與餐飲設備規劃,正是協助業者「逆勢突圍」的關鍵利器。
快速導覽
為何美中貿易戰影響餐飲業這麼深?
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起延燒至今,美國對中國加徵數千億美元關稅,涉及許多廚房設備、零組件與不鏽鋼製品。這些品項本是亞洲餐飲業大量仰賴的採購來源,價格上漲直接提高開業與維護成本。舉例來說:
一台來自中國的多功能炒鍋因關稅加徵後,成本上漲達30%;
高端製冷設備的進口報價增加,導致中小型餐飲業者轉向二線品牌。
這些變化,迫使業者重新思考設備採購策略與整體廚房配置。
升級思維:從價格考量到效率導向的轉型
與其困在「設備變貴」的思維中,反而應將餐飲設備升級與商用廚房動線優化視為一次創造「長紅經營」的機會。
✅ 1. 流量提升的關鍵:用設備創造賣點
在美中貿易戰下,供應鏈成本雖高,但也促使餐廳更加精準經營:
導入節能與智慧廚具,讓設備成為菜單創新的幕後推手,例如即時控溫烤箱、自動拌炒機等,提升出餐速度與品質穩定性。
結合數位行銷:如導入可直播的開放式廚房設備,透過社群曝光透明烹調流程,吸引消費者好奇與信任。
✅ 2. 運營效率的轉機:用動線與技術降低人力依賴
面對物價與工資雙漲的時代,廚房內每一公尺的動線都該計算出價值:
將備料區、熱炒區、出餐區串連為單一流線,減少人員交錯。
引入模組化設備取代單一功能設備,一機多用,節省空間與人力。
加強空間整合:透過立體吊架、牆面收納、移動式工作台,讓有限空間具備彈性。
複購率與穩定營收:抗外部波動的底氣
當原物料不穩、外部市場飄忽,穩定營收的關鍵是顧客願意再來一次。餐飲設備若規劃得當,能確保品質穩定、服務一致,進而影響顧客體驗:
智慧料理設備可記憶料理設定,保證每道餐點的時間、溫度、熟度都不失真。
耐用且易維護的設備減少突發故障率,避免高峰時段中斷營運。
定期維護與數位監控結合,提前預警設備問題,確保日常營運不中斷。
面對全球關稅波動,萬興的三大實戰建議
萬興餐飲設備規劃團隊總結三大策略,協助餐廳在國際環境變動中穩健經營:
1. 建構本地供應鏈+國際備案雙軌策略
不要過度依賴單一來源,混合使用本地品牌與國際二線設備品牌,以因應政策波動與突發斷鏈。
2. 導入模組化與升級型設備,降低汰換風險
選擇模組式、可擴充設備,即便初期投資略高,也可透過彈性調整菜單與服務內容,延長設備生命週期。
3. 結合AI與IoT智慧廚房技術
透過感測器、自動記錄與遠端控溫系統,不僅提升出餐效率,也能擴展到外送、自助、聯名品牌等新營收模式。
用廚房決定競爭力,用設備打造抗風險體質
在地緣政治尚未明朗的局勢下,餐飲業者無法控制全球關稅與貿易戰,但可以選擇用一套更科學的廚房規劃與設備配置來為自己打下不敗基礎。流量、效率與複購率的提升,正是從一間用心經營後場的餐廳開始。